福州镇海楼,曾被视为福建省城的标志性建筑。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齐名。
历史上,镇海楼多次毁建。如今,镇海楼复建工程即将竣工。新修复的镇海楼保持了原楼的气韵和时代风貌,堪称东南第一名楼。
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楹联与旅游文化的完美融合,全面开发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和提升今日镇海楼的人文风采,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鼓楼区委、区政府、福州日报社和福建省楹联学会联合承办福州镇海楼海内外大征联。
一、宗旨:弘扬闽都文化,展示名楼人文风采,促进福州旅游发展,推动楹联文化复兴。通过本次征集活动,以镇海楼为重点,创作、评审出一批楹联佳作,以体现、烘托镇海楼的宏伟壮观,展示、渲染博大精深的闽都文化,推进福州城市文化品位的营造和提升。
二、征联对象:海内外楹联爱好者。
三、征联内容:围绕歌颂镇海楼及闽都历史文化和福州省会中心城市发展瞻望的自撰楹联作品。重点是镇海楼。
四、征联要求:联语健康向上,遣词文雅,寓意深刻,符合联律,对仗工整,充分体现千古名楼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风貌。联作以5言~13言为宜。
五、每位参赛者均可投稿3副以内,一联一纸,工整书写或打印在16开纸上,每纸并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及详细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及手机号等。不能以笔名、化名重复参赛。不收参赛费,不退稿。
六、组委会将邀请有关文史和楹联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应征楹联进行评审。
七、奖励事项:本次活动设特等奖1名,得奖金10000元;一等奖2名,各得奖金5000元;二等奖3名,各得奖金3000元;三等奖5名,各得奖金1000元;优秀奖30名,各得奖金500元。获奖者均发给证书。
八、征联时间:从2007年9月28日起至2007年10月28日止(以邮戳时间为准)。来稿请寄:福州镇海楼征联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地址:鼓楼区温泉公园路8号温泉公园内,邮编:350001,请注明镇海楼征联字样,。也可用电子邮件投稿到Wenquangongyuan@163.com。联系电话: 0591-87837738。
福州镇海楼征联活动组织委员会
2007年9月25日
福州镇海楼简介
福州镇海楼在福州鼓楼区屏山顶上。
屏山是福州三山之一,因为山峰形状像一座大屏风,所以称屏山。越王时在山麓建故都,所以又名越王山。宋代诗人陈轩诗曰: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明初,福州时有海患。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负责砌筑石城,称为福州府城。府城北面跨屏山,南绕于山、乌山。城墙东、西、南三面依宋代的外城遗址修复。
建福州府城时,王恭先在屏山顶修建一座谯楼,作为各城门楼建造的样本,称为样楼。样楼是重檐歇山顶的双层城楼,高约20米,是当时福州最高的建筑物,成为城正北的标志。样楼楼前广场有七口石缸,排列如北斗七星,称七星缸。
当年登样楼可以望见大海,所以又名镇海楼。登楼可远瞰闽江口乃至东海。过去海船夜航进闽江口,都以此楼为航标。清代谢章铤在《重建镇海楼记》中说:且夫楼以镇海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
三山是福州的标志和代称。而三山之上,又各有标高之志。屏山有镇海楼,乌山有乌塔,于山有白塔,形成三山两塔一座楼。
镇海楼,北倚北峰,南有五虎山为案,东衬鼓山,西托旗山。左前于山相扶,右前乌山呼应。乌龙、白龙双江如玉带环腰。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写下《冶山怀古》诗:东西屹立两浮屠,百里台江似帝纡。八郡河山闽故国,双门楼阁宋行都。自从风俗归文化,几见封疆入版图。惟有越王城上月,年年流影照西湖。当年的样楼望海与龙舌品泉等被列入福州西湖八景,载入《新修西湖志》。
http://news.fznews.com.cn/fuzhou/2007-9-27/200792771L-0O7cXX17486.shtml
vi9免费资源网温馨提醒:该文章已经过期!
作者:不详,来源:vi9.net,推荐:★★★★★阅读1298次,0次(顶一下)